WFU

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

一談就贏銷售班心得





特色強項要放大,努力做出差異化


現在的世界越來愈扁平化,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產業,或許一轉身就發現互相是競爭對手。20年前誰能想到小小的一台數據機,竟然能顛覆百視達、大賣場們;而成就了亞馬遜、臉書等等網路公司。

但是也是有些實體店面經營得很好,像是IKEA、COSTCO總是人滿為患。IKEA的特色是情境體驗式購物、COSTCO的特色是絕對便宜且保證退貨,這種「差異化」應該就是最佳的護城河了。

在讀古醫書時,各個醫家總是會提出獨到見解、否定其他人的說法,其實也是在建立自己的「差異化」。如果見解和前人相同,那這些內容最多只能被節錄成附錄,而沒辦法獨立流傳上百上千年了。

中醫界有一位婦科前輩,清朝的傅青主,他的每篇文章總是會寫「世人皆以為OOO,誰知是XXX……」。他的書能廣傳於今,一方面是因為言之有物,一方面就是這些嗆辣的文體,堪稱「差異化」的楷模。

羅胖曾在跨年演講中提到,這個時代的成功已經不是金字塔型的模式,需要越爬越高,踩過一堆人了;而是像仙人掌一樣,找一個點,扎出一根刺,成為周圍最高的地方即可。就算其他項目都平平無奇,只要有一項特色或強項,就可以像Andy Warhol(1928.8.6-1987.2.22)所說的:「在未來,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。」

現在已經從長尾經濟逐漸轉向社群經濟、小眾經濟,我們該做的就是找出自己的特色、持續努力變成強項,自然就能做出差異化,從腳下長出一座聖母峰。


每次回診再修正,問題解決滿意升


俗話說「先生緣,主人福」,有時候看病真的是需要緣分,談得來非常重要。因為這樣才比較容易問出核心問題,甚至常常需要很多很多次的談話才能逼近核心。

一個業務開發新客戶的成本高、風險也高,看診也有類似的狀況。每次看一位初診都要重新完整評估,要花很多時間成本,而且也不容易一次就抓到核心問題。

看診和打靶一樣,需要持續修正到命中紅心;看診的患者回診後,就能從這些回饋中修正治療方向;如果看診過的患者沒有回診、或是很久才回診,就很容易總是在周邊打轉。

套裝治療或許是不錯的做法,找出患者的核心問題,甚至是幫患者找出自己沒注意到的問題,然後「超前部屬」,一次解決一串問題,提升滿意度。「業務怕的不是沒有成交,怕的是有成交但滿意度很低。」足夠高的滿意度才能讓患者回診,並且推薦其他人。


問出需求是重點,消除疑慮最關鍵


要找出核心問題,最重要的就是「多問,少說話」。讓對方多說一點,可以更任入地了解對方、找出問題和需求;同時也可以建立信任感,聊天聊開了,絕對比冷冰冰的制式問句好太多了。

傳統上看到的業務,很多都是夜市裡看到的 「走江湖型業務」(請參照影片)。嗅到一個關鍵字就開始推銷,像我這種腦波弱的人就會買單,但是常常回家就會覺得「我怎麼會買這個??!!」。

顧問式的業務型態應該要、瞭解需求、提供解法、維持關係、注重價值,這也是我們該努力的方向。

其實交易雙方應該都是很緊張的,所以我們應該要避免面用一些大詞、形容詞,例如:會盡全力、沒問題……。而是要講動詞、實際上能做到什麼程度。向是銀行最怕擠兌,如果只是說:大家放心、很安全……,只會讓擠兌人潮排更長;而中央存保提出了300萬的保險,就直接消除大家的疑慮了。

要問出核心問題、真正需求也是有技巧的,老師就介紹了CORE、SPIN兩套問法,也演示了一大堆金句問句。如果要天馬行空地思考實在太困難了,有個框架可以依循就會讓大腦輕鬆得多。這邊就不破梗了,歡迎大家來當同學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