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

創意九式進化版,功夫老師解疑難





周一的午診一結束,就急急忙忙地奔向高鐵,因為原本預定的車次時間已經因為延診而錯過,如果再晚一班車,就要延後半小時才能到達功夫老師的新書發表會了。台北的UBER也很給力,讓我在開場前最一分鐘,總算是準時進到會場了。

每個人都想要創新、想要有創意,但是平凡如我們往往都是不得其法,自己在胡思亂想之中就平白浪費了一大段時間,而一群人一起胡思亂想往往也沒有比較好。之前有研究就發現,頭腦風暴的效果其實跟一個人關起門來想,並沒有太大的差別。

創新應該不是天馬行空,否則就變成空想而不是夢想。創新和創意應該是在盤點現有資源之後,經過邏輯思考,在框架的邊緣針對需求而產生的變動,而功夫老師正是提供了這套邏輯和框架,讓我們有跡可循。

創新機會往往來自四周,我們可以往上游、下游、社會、甚至未來探尋,來尋找機會,而因為每個人的個性、機遇不同,創新機會也會出現在不同的方向。

李小龍說過:「我不怕會一萬種招式的人,我只怕把一種招式練一萬遍的對手。」我們可以找出人生最重要而且能樂此不疲的事,拆解之後把小目標一步一步完成。唯有樂此不疲的事情可以讓我們全心投入,而達成一個個小目標的成就感可以讓我們持續向前。「成功沒有奇蹟,只有累積。」辛苦累積的每一粒沙,終將成為撒哈拉。

「第一次就是最佳的改變機會」,很多時候我們不改變,只是因為害怕失敗。「不行動,就不會失敗」、「不告白,就不會被打槍」,但這往往都讓我們錯過了改變的機會。如果把目標畫小一點,內心的阻力或許就會小一點;把一件事拆分成人事時地物數來思考,一次只改變一個小目標,做起來就沒那麼煎熬了。

功夫老師用騎單車來舉例,上坡往往是痛苦的,而下坡通常都是輕鬆愉快的。當我們處在輕鬆舒適的狀態中,往往就是在下坡路段,同時也將會離目標越來越遠了。所以我們應該挑能力所及又最難的事情來做,努力的擴大舒適圈,才能夠持續成長。

培養人脈也非常重要,老中青三代都要全面兼顧,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mentor,也可以說是role model。這個mentor必須是值得學習而且能接觸到的人,值得學習當然是必要條件;另一方面,如果我想找馬雲當mentor,很明顯就只是空想罷了。

想要活得優游自在,就應該要看清楚整個「局」,關鍵作法就是分別從「上帝視角」和「螞蟻視角」來看一件事情。誰在做?、為什麼做?、怎麼做?,這是「上帝視角」;有什麼問題?、關鍵節點是什麼?,這是「螞蟻視角」。這種對「局」得觀察力,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練習的方向。

另一個我應該要積極努力的方向是要找出自己的邏輯架構。有些人工作多年,卻只累積了數十年年資,而沒有數十年的經驗,這就是因為沒有做出自己的思考架構。一套好的思考架構應該是放諸四海皆準的,例如大前研一原本是核能工程師,轉職到麥肯錫這個不搭嘎的領域也是如魚得水,就是因為他已經有了一套明確的思考邏輯,不管在哪個領域都可以順暢地應用。

感謝SMART M辦的活動,讓我有幸參加功夫老師的新書分享會,雖然一路上趕高鐵、趕UBER、趕電梯,從台中喘到台北,但是真的大有收穫。也感謝功夫老師的分享,通過一連串遊戲式的講題,對這套模式也更了解,之後再看書時應該更能得心應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