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

懶人包的懶人包,資訊秒懂不煎熬






第二次上長揚的課程了,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方向又更明確、條理又更清楚了,最終結論就是精簡、精簡、再精簡,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。這次的主題是「製作懶人包」的懶人包,不管是選擇扁平化來減少雜訊、或是拆分內容來簡化資料,都是為了能夠精簡到讓讀者秒懂。

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篩選資訊就是一個最大的難題,因為我們根本搞不清楚什麼資訊對我們是重要的、是有用的。如果有各個的細分領域的專家為我們製作懶人包,讓我們能一下子就抓到重點。即使只是皮毛的部分,都可以讓我們初步判斷這門知識是不是我們需要的,後續可以繼續深入了解。


十大目標隨你抓,三大誤區有解法


做事前都應該先設定好明確目標,才不會做到一半就忘了一開始到底要做什麼。懶人包也有十大社群目標,在製作之前先抓出主軸,選好特定目標,才不會在製作時心猿意馬,最後變成四不像。小米的CEO雷軍就說過:「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。」目標的選定就是戰略層級,而排版、選字都只是戰術層級而已,千萬不要落得贏得戰鬥而輸了戰爭的窘境。

我們在專業的同溫層待習慣了,總是滿口專業術語。殊不知就算一個人是某某博士、某某教授,在其他人的專業領域中,都只有幼稚園的等級而已。常見的三大誤區分別是:直接貼上、張數太多、過於專業。這些誤區的解法就是統整之後、消化吸收、說人話,大概就是MJ老師說的「中翻中」。


桂式三角助盤整,內容拆分全貌呈


其實如果仔細思考,每個人身上都一堆寶,都有許多經驗可以和別人分享,只是還沒有整理出一個架構。我們可以在盤點個人資源之後,再用「桂式三角」來劃出架構:對誰而言?、我是什麼?、給你什麼?。架構出來之後,整體思考流程就會簡單得多。

專業的資訊經過統整、中翻中之後,還需要進行拆分,把不必要的雜訊去掉,只留下重點。大致的步驟是:點出問題、打到痛點、提出觀點、執行方案。除了讓讀者看懂這門知識,也要讓讀者了解怎麼去應對,才能算是一個有用的懶人包。

我們平常就可以多多留心觀察讀者需要什麼,盡量創造聯結感。專業分享的懶人包、時事統整的懶人包、個人抒發的懶人包,都可以按自己想要的比例來製作。



菲斯特的客服真的做得很好,捷運站幾號出口、左轉右轉、幾公尺…..,都在信中標示出來,讓外地人如我也不會太擔心;超猛插座、生猛便當也都沒有讓人失望。

不過想舉出幾個可以更好的地方,一個是更換地點時,新的信應該要大大的註明這件事,因為通常在第一封信看到地點之後,就不太會繼續注意這件事情了;再來是桌子有點小,大家的筆電都打開之後,桌面就有點捉襟見肘了;最後是螢幕偏低,坐後面的學員很難看到下面1/5的螢幕。

不過這些問題都是瑕不掩瑜,因為真的是一門好課,也很推薦各專業人士可以一起來製作懶人包,讓正確資訊可以更容易地傳播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