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書的時候,常常會看到喜歡的作者名字就買了,即便書名可能還搞不大懂。因為一個邏輯值得信任、觀點值得佩服的作者,不管他有什麼新的發想,總是能夠讓讀者大開腦洞。
在參加楊田林老師的醫護專班前,只在一次的樹人講堂聽過楊老師的演講,對楊老師其實認識不深。楊老師當時的風範、態度,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個人,包括我,當時就決定要找機會參加楊老師的課程,想要對他的理念、方法有更深入的瞭解。
在課間、課後的收穫實在太多了,有許多毀三觀的概念不斷衝擊著已經固化的大腦,這邊只舉出幾項我覺得影響最深的概念。
開車和教學哪個難
要拿到駕照之前,我們總是得到駕訓班訓訓練1-2個月,然後是筆試、路考、現在還有真正上路考試,經過一連串的磨練才能真正上路。但是教學往往都是一句「給你去上!」,我們就上陣磨槍了,想來還是覺得有點草率。
上過楊田林老師的課程,我才知道原來教學有這麼多眉角:1個核心、2個角度、3個理論、4個迷思、5個準備。不只是教學中,教學前、教學後也都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。因為這些一點一滴的經驗累積,每位老師就逐漸有了各自不同的狀態。
要懂得取捨
我們想說的可能很多,總是不吐不快。但是在取捨內容時,應該要先想像學生想聽什麼、想像學生該聽什麼,找出中間的交集,這才是該說出來的部分。如果總是自顧自地講著八股的內容,台下睡成一片也是很合理的。
同時也要想像學生會在那裡聽不懂,因為不管一個人多高學歷,在他的專業領域之外,幾乎都是幼稚園等級。就曾經有教授級的患者問我:「肝臟是不是左右各一個?」「食道不是接到小腸?!」想像如何深入淺出地表達,捨棄專業的面具,留下淺顯的比喻,針對每個人的背景,用不同的已知來解釋相同的未知。
「球太多會掉地上」,學到了一些新手法之後,總是想要一股腦的全用上,不懂得割捨。沒有先思考這些手法有什麼預期效果?這些效果在今天是必要的嗎?這樣的後果就是教學往往會變成團康活動,總是為做而做。
新人來三天,不是來三年
「教完、教會,哪個重要?」看到這句話,大家一定都會回答「教會比較重要」,但是當我們身處其中,卻往往只是想要趕快教完,深怕漏講了什麼,而沒有考慮對方到底吸收多少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,如果一下子跳到恐慌區,大多數人就會放棄學習了。利用「登門檻效應」可以逐步引蛇出洞,把環境設定在舒適區周邊的學習區,這樣學習的動機才有可能大幅增加。
「分段教學,分段確認」,可以確保每個人都跟上,沒有掉隊。而每個人的初始程度不同,也需要根據大家的程度來決定如何分段以及教學速度。幼稚園戶外教學,老師總要在每個路口確認全班跟上,再往下一段路走。如果大家走路都很快,那在大路口集合確認就好;如果有人快有人慢,可能在小路口也得看情況來集合確認。
有用才有用,沒用就沒用
「下課比上課重要」,學到了新知識之後,如果沒有持續練習,很快就忘得一乾二淨了。學習的最大目的就是要解決問題,如果情況沒有改變、問題沒有解決,那這場學習就只是人力物力的浪費了。
田林老師像是裝滿知識之水的湖泊,丟下去的問題越大,激起來的漣漪也越大。我們為了解決問題而學習新知,應用之後又產生新的問題,然後再學習更深層的新知,這個正向循環,也是我對自己最大的期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