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

道禾六藝走冬藏,專注當下不瞎忙





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是良師樹人社群每年的四大活動,除了像大拜拜一樣聯繫感情,也總是讓大家在學識上與情感上都能大有收穫。

加入這個大家庭一年多,也參加了許多次活動,但這是第一次加入了工作團隊,加上之前已經揪團來道禾六藝體驗過,所以有更多面向的學習。


專注當下不對齊,鬆開雙手要留白


這次的體驗活動需要四選三,這樣的設計想必誘發了不少人的選擇困難症,而我這次是少了茶道的體驗。

中午吃飯時,我和king桑分享我的三項體驗心得,正講得口沫橫飛,卻聽到身旁的大家談到茶道體驗有多好、有多棒,不禁心生懊惱。

這時king桑發表了一番很讓人折服的回應:「我們不可能什麼都要、什麼都有,既然選擇了,就好好地去做,把握好我們做出地選擇、以及擁有的東西。」

剛好呼應到長揚老師所說,我們總是只注意到「對齊」,別人有的,我也要有。卻忽略了「留白」,我需要這麼多嗎?我扛得住嗎?果然高手的眼界都是類似的,不過這個巧合也讓我懷疑長揚是不是偷偷先講給king桑聽過了,實在讓人嫉妒啊。

「你如果不幫自己留白,OO就會幫你留白」。這裡的OO可能是身體、時間、家人……,一切一切我們習以為常、卻又總是忽略的東西。專注於當下而不總是仰望著星空,欣賞著彩虹而不總想緊抓在手中,或許會是一種更自在的生活態度。


放鬆有賴儀式感,動中求靜事慢談


現代人總是高壓而緊繃,「放鬆」似乎已經和生活離得太遠了。但是在這些體驗活動之後,又讓人覺得「放鬆」並不是遙不可及的,只是需要有正確的方法。

在劍道體驗開始時,老師會帶著大家互相行禮;弓道體驗開始時,老師會帶著大家向箭靶行禮;水墨體驗開始時,老師會帶著大家靜心、磨墨。

這些「儀式感」就像是一把利刃,將我們和每天的渾渾噩噩、照表操課一刀切開,只留下「當下」與我們同在。

我們很難直接戒掉一個習慣,只能用一個新習慣來覆蓋這個舊習慣。直接下指令叫一個人「放鬆」,也幾乎是無法做到的;但是如果用一些舒緩的動作來引導身體,這種「動中求靜」的方法,就比較容易讓人「放鬆」了。

這次最有感的就是水墨體驗中的磨墨,完全可以體現出自己的急躁,一開始把墨條握太緊、磨太快,以至於墨水中有一堆小泡泡,甚至還有一些小墨點噴濺在桌面上。

在這樣的觀察中,也學著慢慢改善自己的動作,輕輕地磨、鬆鬆地磨、緩緩地磨,逐漸也磨出了濃而不稠的墨水來。

弓道老師提到:「君子無所爭,必也射乎」。弓道並不是在論輸贏,而是體現出內心的狀態;當內心不穩定,箭就不聽話。談事情之前,雙方都要先射三箭,如果怎麼射箭都無法上靶,表示內心是不平靜的,那這場談判就不會持續下去。當我們在體驗中急著想射箭,果然都是無法中靶;當心情放鬆之後,反而成功率就大幅上升了。

彥伶老師提到,他們在談事情之前,一定會先泡一杯茶,喝了,再談。其實也是在創造「儀式感」,讓大家放鬆,這樣才能真正把事情談好。


自訂目標不從眾,成長就在小事中


西方的箭靶是同心圓形式,射中中心是最高分,越往靶的邊緣就越低分;東方的箭靶則是一大塊榻榻米,沒有標出哪裡高分、哪裡低分。

這也呼應著東西方的文化差異,西方文化總是有個明確目標,大家都朝著這個目標前進;東方文化則是著重內心自洽,每個人可以設定自己的目標,不用和別人比,而是要和自己比。

「和自己比」的文化或許更容易修煉出職人、達人,因為每天都在微調自己、建立新的目標。以前看「電視冠軍」的節目時,也總是對於達人們的精妙之處連連驚呼。

佛法者,即非佛法,是名佛法。
學習者,即非學習,是名學習。


學習不一定在課堂上,也不一定要靠別人,在每件小事的累積中,也能有大大的成長。美媖老師在一連串的努力中,逐漸找出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,也可以說是找到了自己的目標,確立了人生的方向。我們也該練習找出自己的目標,逐漸逼近,每天都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,那麼平衡就在你我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