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

生命的雕刻,取捨的總和






陸陸續續上過一些時間管理的課程,或許處理方式不同,但是原則其實都相當接近,就是「抓大放小」。至於什麼是大、什麼是小,就取決於每個人的取捨了。

重要的事情自然就大,不重要的事情自然就小。可能有人覺得每天下午一杯咖啡非常重要,排除萬難也一定要喝到;不喜歡喝咖啡的人可能就無法理解,扛了四、五公斤的工具到高山上喝咖啡,到底是為了什麼。


取捨有憑,共創雙贏


處了時間管理之外,人際關係管理、職場商業關係管理、甚至是冰箱管理……,每個人也都應該在心中有一把「抓大放小」的尺。不過這把尺也不是一成不便的,而是會隨著人生經歷來變化,何社長就分享了他的故事。

何社長原本是能賺100塊決不會只賺99塊的人,有一次和某位老前輩交易的過程,因為一直殺價,差點就讓一門好生意告吹了。從此之後就100塊裡面只賺80塊,其他的就是留餘地給對方,創造雙贏的局面。


取捨原則,心安理得


取捨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要能讓自己心安理得,甚至我們在做決定時,要用更高的標準來檢視自己的行為,因為魔鬼往往藏在關卡之中。我們在遇到關卡時,常常會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,事後回頭用旁觀者的角度看,才會發現自己考慮得很不週全,有很多決定是可以做得更好的。

葉教授分享了他小學時的一個錯誤取捨,而這個決定所產生的後果,也每每在午夜夢迴時出來提醒他這個汙點。但是他後來終於作了一個更棒的取捨,讓自己走出了這個陰影。犯錯是人之常情,所以我們也要在錯誤中學習、反省,不愧對自己的良心,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。


取捨無怨,心甘情願


當我們付出時,不論是對原本沒有血緣關係的弱勢族群,或是對於至親的家人,當你捨下了金錢、時間,得到的可能是一句謝謝、一抹微笑、一個擁抱,這樣就值得了。因為「愛,就是在別人的需求上看到自己的責任」。

有講者每個周末都在全台各地蓋房子,有講者總是陪著身障朋友東奔西跑,有講者每天都耐住性子聽奧客抱怨,有講者常常在找失蹤的外婆,也有講者放棄高薪只為了陪家人走最後一程。只因為這些取捨,都是心甘情願的。


提升個人能力,才有取捨權利


順風順水,不值得說嘴;逆風逆水,才能證明你很行。除了心態上要調適,我們也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,才能有取捨的權力。

有講者一離職馬上就一堆公司找上門,有講者從空姐變成列車長又變成列車駕駛,有講者決定不開業而在家陪小孩,也有講者選擇讓小孩快樂成長。不論是工作或家庭,這些取捨都築基在個人能力之上,「有能力的人才有選擇權」。


該留該扔,取捨人生


人不能太貪心,因為時間有限、體力有限,如果什麼都想要,就會變成什麼都做不好。而時間也會幫你做出取捨,而且通常捨掉的都是日後覺得最重要的東西。「拒絕的不重要的事,才有時間做重要的事」,安排優先順序來「抓大放小」,主動選擇絕對比被動讓時間幫你選好得多。

冰箱、書架、衣櫃都是生活的一部分,如果這些地方很雜亂,代表內心也是混亂的,所以不能什麼都想要留,在取捨什麼東西該丟該留的同時,也是在整理內心的情緒。這邊應該要遵循「抓大放小」的原則,把重要的留下,不重要或負面的就放諸流水吧。


取捨有成,減法人生


其實人需要的真的不多,需多快樂不是錢可以買到的,而是醞藏在內心之中,端看我們怎麼去面對它。「逃避不快樂,不是通往快樂的方式」,有講者為了成就心中的快樂,造就了1082萬次轉動;也有講者發動了「撿塑不如減塑」的公益演講。

如果我們可以捨掉一點時間、金錢,去幫助別人;捨掉一點方便,多用「要洗餐具」;捨掉一點貪心,放掉不重要的小事;捨掉一點利潤,和別人共創雙贏……,之後可能取得更多,更溫暖的社會、更美麗的地球、更舒適的人生、更長遠的生意,都會在未來等著我們。